主页 > 前沿趋势 >
成都中欧班列改革试验成果向全国复制推广
发布日期:2021-07-08 08:57
浏览次数:
字体:【            】

7月5日,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共18个),其中,成都国际铁路港首创的“中欧班列运费分段结算估价管理改革”入选,这也是四川自贸试验区唯一入选案例。

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区域自挂牌成立4年以来,持续保持先行先试的姿态,积极发挥“试验田”的作用,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大胆试、大胆闯,探索出一批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实践案例,此次成都中欧班列试验成果入选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成都将由12项制度创新成果被国家层面采纳变成13项,面向全国进行复制推广。

创新引领发展良田再出良策

“中欧班列运费分段结算估价管理改革”实践案例,是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全国率先推行中欧班列(成都)运费分段结算估价管理改革,实现班列国内段运费不计入货物完税价格,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更好发挥陆上贸易通道在稳定外贸外资基本盘中的积极作用。

根据《海关进出口货物审价办法》规定,货物运抵境内输入地点起卸后发生的运输及相关费用不计入货物完税价格。成都海关会同片区管理机构、班列运营平台,紧扣有关规定,科学解析国际铁路运输成本构成,推进重构运费机制、优化物流组织、完善单证格式、规范贸易术语等集成改革措施,将境内段运费从完税价格中扣除。按照创新班列运费分摊机制,进口货物从阿拉山口等沿边口岸至成都铁路口岸的运输费用将从货物完税价格中合理扣减。

自开展试点以来,其影响深远,商品范围从汽车整车扩大到进口肉类、红酒、矿石产品,从单箱试点扩大到整列应用,线路从蒂尔堡、罗兹扩展至中欧班列全线。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1年3月底,共有653票货物实现了国内运费扣减,货值共计2.93亿元,降低税负成本2%。

中欧班列运费分段结算估价管理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为全国中欧班列运费分段结算估价管理改革探索可复制推广经验。下一步,成都自贸试验区将以境内段运费扣减作为突破口,推动中欧班列运费机制的优化和重构,为中欧班列发展注入更多创新动能,同时积极推动更多中欧班列主体参与改革,推进改革逐步从成本扣减向实际发生额扣减转变,从中欧班列向海铁多式联运拓展,进一步扩大改革覆盖面。

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领域

2013年,首趟成都中欧班列驶出成都青白江,到如今这个“钢铁驼队”已经在亚欧大陆上驰骋了八年。八年来,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超过8000列,在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成都国际铁路港国际班列开行突破10000列,构建了7条国际铁路通道和5条海铁联运通道,连接境外59个城市和境内20个城市,构建起以成都为枢纽的通边达海、内畅外联国际陆海联运通道体系,南向连通东盟全境,西向直达欧洲腹地,东向辐射日韩和美洲,北向对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助推西部地区加速融入全球经济格局。

制度创新之外,成都自贸试验区积极发展新业态新模式,6月18日,首趟中欧班列(成渝)跨境电商B2B出口专列开行,50柜满载五金电器、汽车诊断仪等高货值的电商货物,从成都出发驶向波兰的马拉舍维奇,这是成都铁路港进一步丰富贸易方式,提升中欧班列(成渝)竞争力的一次尝试。

成都区域作为四川自贸试验区的核心区域,在引领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上,始终坚持以融入“一带一路”为统揽,全面落实四川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探索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主动实施国际化营商环境高级版试点试验,聚焦数字贸易、互联网、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区域主导产业市场主体诉求,力争形成在全省、全国可复制推广的试验案例。

光明网

【打印本页】